写小易
写小易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 写小易 范文大全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

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们已经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改革,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经济领先,其他领域依次推进。当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时,文化领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0年,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们的出版社大多一头雾水,图书博览会不能像书市一样卖书,这个道理让很多人想不通。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刚拿到《哈利·波特》中国版权,这个今天看来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时却瞬间被演绎为出版业的神话。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产业”这4个字正式写进中央文件。

进入新世纪,“WTO”这短短的3个字母给中国人上了第一堂国际贸易的扫盲课。然而,打开的贸易之门却让门内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虽然只有全球影片数量的10%,但它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体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对等的称谓,更不要说进行版权贸易。就好像整个世界坐在一张桌子上打牌,“中国”这个特殊的选手,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化法人地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国际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外在诱因,那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则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精神饥渴”现象日益强烈的尴尬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文化单位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挣的钱给国家捐飞机;可文化体制改革前,许多文艺院团竟到了无钱排戏的地步。原因何在?关键在于香玉剧社是向市场要钱,而国有院团则是向政府要钱。

长期以来,我们的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属公益的,公益属性模糊;本属市场的,市场属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有文化、无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国内的文化市场要逐渐放开,一面是我国的文化单位难以与国外文化企业同台竞争;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成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课题。

事实证明,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崭新航程。

改革,不啻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改革的困惑同样来自内部。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但哪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不想花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改革的成本由谁来买单?原本就穷得叮当响的文化厅局,不改革好歹还有几个院团可以管,现在一改革似乎什么资源都没有了。

改革之初也曾顾虑重重。先改的单位小心试探,后改的单位观望不前;条件好的地区想“脚踩两只船”,既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又享有企业的收益;条件不好的地区则想慢半拍、等等看。

经过最初两年的试点和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终于明确: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简单的一句话,拨云见日,使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变得清晰起来。

改革之难,其难在人。如同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一样,这也涉及数以万计人员的身份转换——以什么样的身份退休直接决定了退休后每个月拿多少钱。而且旧庙拆了,新的庙又没有建立起来,让只会念经的和尚做什么?谁能把人的后顾之忧解决好,谁的改革才能成功;谁愿意支付改革的成本,谁才能获得生产力的解放。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底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彰显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进入决定性阶段。国务院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担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识,在不断探索中达成: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养不起”,不会“一转就死”,也不会使传统文化消亡。目前,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出人出戏出效益,生存状况远好于改革前。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也将人类社会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上载”,并制成数字文化消费品。

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扣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这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的关键所在。不下决心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硬壳砸掉,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的市场主体。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2004年1月,北京儿艺完成股份制改造,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彻底转为公司法人,实现了惊人的飞跃:演出场次增长了7倍,总收入增长了100倍。 这些惊人的变化证明:文化单位蕴藏的潜力是巨大的,文化市场开发的前景是广阔的,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大大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建立健全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浦东新区通过“竞标+配送”的方式,把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权由政府交给基层、交给受众,变传统的“上面送什么,下面看什么”为如今的“下面要什么,上面给什么”。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达到18%以上。政府实施的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

调整结构,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各地通过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使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的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整合省内发行网络,控股海南发行集团公司,成为出版业首家超百亿元企业。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12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有的甚至达到7%。

如果8年前,我们讲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别人会说这话太不靠谱,但是今天这句话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大政策。

转变职能,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通过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

山东省临沂市率先探索出“三局合

一、联合执法”的“临沂模式”。以“临沂模式”为蓝本,全省各地市加快整合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同时整合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起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这一改革举措,真正实现了文化审批权、执法权之间的分离。

“走出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目前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已与148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建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9个。

8年的奋斗,8年的探索,充分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对文化复兴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

今天,中国文化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一个管理科学、市场规范、创作繁荣、消费旺盛的文化中国正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提高文化自觉才能解放文化生产力

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生机勃发的文化产业和一大批活力四射的文化企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的过程。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的时机和节奏时,不能不叹服这高屋建瓴、大胆缜密的顶层设计。

英国BBC曾经评论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领导人也正将注意力转向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如果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回答的是文化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建设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这次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还要回答如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看,它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我们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经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起远航中可以凭借的风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形成广泛的思想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导向。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自强,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吹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时,人们对于改革的必要性还认识不足的话,那么,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则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够顺利推进?改革能否顺利,关键是改革是否尊重和顺应规律。实践证明,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有进入市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高,主流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这既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规律。因为把文化推向市场,就是把创造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群众,就是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成为衡量文化发展的标准,从而文化才能在接受市场的评价中不断校准自己的方向。事实上,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往往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亮剑》、《任长霞》、《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金婚》、《闯关东》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其收视率节节攀高就说明:占领市场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市场份额越大,服务的群众就越多,正确导向就越能落到实处。

改革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对象是否理解和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保持波澜不惊、顺利推进的良好态势,就是因为在改革中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只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改革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8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可以说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它表明群众路线的法宝对于我们党来说永远不会过时。

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能有一个优化的路径?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领导方法。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经验教训作参照,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渐清晰。

自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其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两分法”的思路,改革的路径也就变得明晰起来。就宏观而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就微观而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政策扶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实行企业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文化产业为什么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后,又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路,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前抢抓机遇,加大国家层面对文化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仍然面临攻坚战

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积极关注新情况,勇于破解新难题,不断开辟新途径

蓦然回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加快推进的攻坚期。

按照中央部署,2012年底之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要基本完成。屈指数来,已仅仅剩下不足400个日子,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改革,积极关注新情况,勇于破解新难题,不断开辟新途径。

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变革蕴含陌生,陌生产生刺激,刺激有助于击穿麻木、打开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激活人们的思想,使改革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的氛围更浓厚、创新的动力更强劲。毫无疑问,我国是个文化大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我们底蕴深厚,但又远不是个文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强烈的改革意识,努力改变我们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体制机制弊端还需要进一步革除。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已有所改观,但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原有行政主导的文化管理体制并未彻底改变,文化管理权限分散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进而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多头管理问题正在成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制约。

事业和产业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传媒领域。虽然大部分传媒企业都已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有的还将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文化企业,甚至上市融资,但在实际运营中,“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和融资上存在诸多障碍,也不利于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

文化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企业的实力显着增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巨大,突出地体现在文化创新能力的薄弱上。我国有杂技专业团体100多个,但演出收入低、国际知名度不高。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年的演出收入比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还多。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报刊等的总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但由于缺乏创新很难产生全球影响力。因此,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鼓励各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

改革难点还需要进一步突破。随着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转企改制任务的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有其特殊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两个难点,因而需要全力攻坚。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绝不是财政“养不养得起”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改革,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体制机制建设好。非时政类报刊也是重要的舆论阵地。着眼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应率先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省级、副省级、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同时“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资质或严重亏损的报刊,切实解决报刊业长期存在的“小散滥”问题。

投入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把财政投入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同时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采取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建立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拓宽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消费模式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同时,还要注重通过硬品牌来打造软实力,多出品牌企业,多出文化精品,真正从上游入手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

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于建设文化强国,而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市场和人才的共同作为

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自强,而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在于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强民。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正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新阶段。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市场、人才的共同作为。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政府要大有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时也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亚当·斯密说过,市场无能为力之处,就是政府大显身手之地。当中国的“经济蛋糕”已经做到如此巨大的时候,时代和人民都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政府自身的角色应该定位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市场要大有作为。一个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固然会让不会游泳的文艺团体呛水,而一个不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如同一个没有水的游泳池,再好的健将也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政府必须把培育需求旺盛、体系健全、运转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作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好。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人才要大有作为。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必定是文化巨人辈出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巨人的不断涌现,更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加快构建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大环境。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并将其变革的深刻根源归结于人的觉醒:“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今天,当我们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审视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时,完全可以说这一改革正是中国重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伟大变革,它所迎来的必将是恩格斯所热情称赞的那样一个伟大时代。

一个国家,只有当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时,当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时,这个国家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的巨大活力,已令中国文化面貌一新,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已展露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和鲜明标志.

首页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3677402758886400
联系我们

企业官网:https://www.xiexiaoyi.com

公司名称:湖南三只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城邦时代广场1101房

客服电话:15388911986

写小易公众号

客服